2)第256章 忙年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早,让许世彦去磨坊推水磨。

  等许世彦推磨回来,老两口和许世琴也过来了,赶紧把豆沫子倒锅里,烧火煮开。

  做豆腐,许成厚最拿手,别看他以前不着调,会的手艺不少。

  煮开的豆沫子过包,滤出豆浆留着点豆腐,豆渣可以喂猪。

  许成厚特地舀出来一瓢豆浆,让苏安瑛找个家什装了,放点儿糖,给许海源兄妹喝。

  这回,两兄妹吸取了教训,再好喝也不多喝了,每人喝一小碗,剩下的许世琴捡了个底儿。

  再舀出来一些,用石膏点了静置,就成了豆腐脑儿。

  一会儿熬个卤子,再弄点儿咸菜、饼子啥的,早饭就有了。

  这边做豆腐,都是用卤水点。

  都说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果然,卤水一搅进去,豆浆就变成絮状物了。

  一个带眼儿能漏水的木质方盘里,铺好了粗布,然后将点过卤水的絮状物,舀进去。

  装满了用布盖上,上头再盖块木板,压上块石头。

  等着里头的水分控差不多,豆腐成型,再扣出来就行。

  那边,苏安瑛用另一个锅烙了葱花饼,还用马勺在炉子上打了卤子。

  点好的豆腐脑盛到碗里,放点儿葱花、咸菜碎啥的。

  舀上一勺卤子,就着焦香的葱花饼,早晨这一顿吃的别提多香了。

  吃过早饭,正好豆腐也差不离了,许成厚跟许世彦俩人合力,将豆腐扣到另一个方盘里。

  白生生颤巍巍的大豆腐,一看就特别有食欲。

  许成厚拿刀,将豆腐分成大块儿。

  “咱自家留一半儿,你给韩家送去一些,再给老六的师傅那头也送点儿,过年嘛,就是这么个意思。”

  过年做豆腐,亲朋好友家里都得分一些。

  东岗是农村,好多人家年前都会做一包豆腐留着过年吃。

  参场和松江河不行,都是工人,自家不种地,没有豆子就做不了豆腐。

  所以许成厚才说,挨家都送一些。

  自家留下这些,一部分用凉水拔着,放在凉快的地方,可以搁几天慢慢吃。

  另一部分,干脆就切成小块,放到外面冻成一坨一坨的冻豆腐。

  这豆腐冻了之后,里面全是小眼儿,留着炖大白菜啥的,冻豆腐吸收了汤汁的味道,格外鲜美。

  许世彦用盆装了几块豆腐,先给韩家送,接着又去给秦师傅还有郭守业都送了些。

  秦师傅见了许世彦也挺高兴,跟许世彦说,让许世琴得空去一趟。

  医疗补贴的钱下来了,得许世琴过去签字才能领。

  许世彦谢过秦师傅,这才骑车子回家。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自然是杀猪。

  今年许世彦这头没养猪,苏安瑛在山上住了半年,然后回来生孩子,哪有工夫养猪?

  倒是周桂兰,开春的时候抓了两只小猪挺不错。

  养了这一年,不到两百斤,正好杀一头过年,另一头留着开春再杀。

  家里杀猪,大家都来帮忙,那肯定要请客,正宗的杀猪菜一定要有。

  把帮忙这些人都吃的可美了,到最后一个个喝的东倒西歪。

  二十七这天,许世彦从养殖场那头抓了两只羊回来,杀羊。

  养殖场那边母羊留着产奶做奶豆腐喂紫貂,那公羊养大了就只能吃肉。

  如今日子好了,过年杀两只羊,换着花样儿吃。

  到了二十八,就开始蒸馒头了。

  周桂兰露了一手绝活儿,各种枣花馒头,蒸出来好几盆。

  直把许海源和许瑾萍兄妹俩都看直了眼,以前可从没见过这么多枣花馒头,太漂亮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