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8章 点播参籽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籽。

  活不累,嘻嘻哈哈就把钱挣了。

  中午苏安瑛还给他们发面包、麻花啥的,都高兴着呢。

  点播的参籽由于行距株距都相同,所以出苗均匀,大栽子出品率高,不会像手工播撒那样一片稀一片密不均匀。

  后来有些人修改了点播器,调整行距株距。

  点播到地里的参籽长四年,直接起参做货,这种,叫四年直生根。

  四年直生根有的个头也不小,但是只生长了四年,药力不够。

  由于成本低,不需要移栽,多应用于跨省去HLJ那边发展参地。

  一茬土用四年,直接起货回来卖掉。

  “家里房子也都收拾好了,爹妈那边没安暖气,只盘了炉子,一天烧点儿火。

  咱家这边安暖气了,这时候天气还没那么冷,锅炉还没烧呢。

  还别说啊,那个扣棚子真好使,白天可暖和了,晚上也行,比以前强。”

  这阵子许世彦太忙,也没时间往回打电话,苏安瑛逮着机会,当然得把家里的事情都说一说。

  “今年起了那十来丈棒槌,长得挺好,一丈差不多能起二十六七斤吧,反正大支头的不少。

  我和咱妈两个搁家里刷洗了,也没用笼屉,就搁咱家那个大铝盆装上放锅里蒸的。

  挺好,颜色可漂亮了,没有抽沟的。”

  这是分田到户后第一次自家起参做货,许世彦家只有九丈,许成厚那边只有三丈半。

  属实太少了,好在产量不错,也算是一点安慰。

  分田之后,收获了人参是要交任务的。

  每口人每年,交八斤鲜人参的任务,剩下的可以自己加工,自行到县参茸公司出售。

  也就是现在产量高了,搁以前,交任务差不多就占三分之一。

  许世彦家人口多,九丈棒槌起了二百四十斤左右,扣去交任务,还剩将近二百斤。

  做红货的话大概四斤干一斤,也就是说差不多能有五十斤干货。

  按照一条龙平均九十块钱一斤来算,差不多能卖四千五到五千块钱。

  交任务那些,实际上也是按照国家收购价格作价,扣去大队应收的各种款项后,还能再找回来一些钱。

  所以总得算下来,剩个五千块钱还是差不多的。

  当然,一般人家这五千块钱,可不光是一家五口的生活费,还得留出来下一年发展人参所需要的本钱。

  如果明年想要多发展点儿参地,买参土、参栽子、塑料布、看参费。

  各种成本都算下来,也是需要不少钱的。

  所以这五千块钱也是不禁花,得好好计算着花。

  对于苏安瑛来说,倒是不至于省吃俭用,但是也得有点儿算计,不能胡吃海喝瞎胡乱造。

  家里这些钱,也都是有大用处的。

  不是有那么句老话么?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受大穷。

  苏安瑛是个过日子的好手,这点儿事情她比谁都明白。

  “行,媳妇你辛苦了,坚持坚持,再有俩月我就放寒假回家了。”

  许世彦拿着电话,听着媳妇唠叨,就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也别管长途电话贵不贵了,能多听媳妇说几句话也是好的。

  “哎呀,咱俩是不是又唠了挺长时间啊?

  得,赶紧挂电话吧,反正过一阵子你就回来了,有啥话咱等你回来说。”

  苏安瑛正说得起劲儿呢,忽然一抬头看见墙上的钟了,哎呦,好像聊了七八分钟了吧?

  这长途可贵呢,吓得苏安瑛赶紧跟许世彦说一声,就把电话挂了。

  许世彦手里拿着电话,听着里面传出来的忙音,苦笑摇头。

  媳妇啥时候改性子了?这风风火火的,挂电话倒是麻溜。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