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9章 劳动锻炼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东西,到了山上没法弄。”

  周六上午最后一节课,六年级四个班的班主任,这样叮嘱孩子们。

  “都记住了么?回家一定要记得跟家里人说。

  今天下午不上课,都记得写作业,一定要把作业都完成。

  你们明年就要毕业考试了,这关系到你们能不能读初中,必须重视起来,懂了么?”

  如今还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也是要考试的,成绩不合格没办法升学。

  为了备战小升初,学校也是很用心,六年级的老师,成天抓学习特别紧。

  老师成天叨叨的,就是功课。

  东岗小学一共是五百丈棒槌,这眼瞅着九月下旬了,再不起棒槌回浆,做货颜色不好看还不压秤。

  可平时老师们都得教课上班,只能赶在周日。

  小学总共多少老师啊?五百丈棒槌,都去也忙不开,就只能叫学生也跟去干活了。

  六年级多数都十三四岁,大孩子了,如今这年月的孩子不娇贵,啥活都得干。

  春天种地、夏天铲地、秋天收地都是他们,最起码他们能去捡棒槌,那还说啥?必须干活啊。

  “知道了,下午完成作业。”孩子们齐声喊道。

  就这样,放学铃一响,孩子们背着书包一窝蜂冲出学校,赶紧往家跑。

  许海源汇合了黄树庆、许瑾萍、杨皓宇、许静怡、许静雯等人,这一帮十来个孩子,呼啦啦冲出学校,喊着叫着的往家里跑。

  “奶,明天我们学校起棒槌,老师说我们都得上山干活去。

  明早给我带点儿饭,最好带点儿干粮啥的。”许海源一进门,就跟周桂兰说道。

  “哦,明天你们得上山起参啊?

  行,那你想带啥饭?我是给你烙饼、蒸包子,还是带煎饼卷肉?”

  周桂兰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就是这年月,家长都习惯了。

  老太太唯一在乎的,是孙子上山,带点儿啥吃的呢?

  这时候天气凉了,山上估计也没有热饭的地方,估计孩子想吃点儿热乎的不容易。

  “要不然,去对面儿的卖店里,给你买面包、蛋糕,再来个午餐肉罐头?那玩意儿能不能抗饿啊?”

  “哎?我想起来了,家里有你爸的保温饭盒。

  那啥,我给你带米饭还有肉吧,也方便。”

  老太太忽然想起来,家里有家什。

  那个保温饭盒挺大,外面是铝的,内层是塑料,中间夹保温层。

  饭盒分两部分,一头可以装热水,另一头可以装米饭和菜。

  米饭和菜趁热放进去,再装上刚烧开的热水,扣上保温饭盒。

  到中午一点儿都不凉,孩子能吃点儿热乎饭菜。

  “奶,你给带啥都行,我都吃。”

  许海源差点儿让奶奶给问迷糊了,他哪里知道带啥好啊?

  反正他也不挑嘴,给啥就吃啥呗,哪还有那么多事儿啊?

  “行了,那奶就知道给你做啥了,放心啊,保管让你吃好。”

  周桂兰已经核计好给孙子带啥了,于是乐颠颠去准备吃的。

  这老太太,纯是把孙子去劳动,当成去郊游野餐了。

  许海源看着奶奶背影,挠挠头,感觉那里不太对,却又说不上来。

  得,别想了,还是赶紧洗手吃饭吧。

  老师留了一堆作业,下午写完作业,明天还得上山干活呢。

  “哥,我也想上山起棒槌。”

  那头,许海清又凑过来,眼巴巴的瞅着许海源。

  “你给我上一边儿去,我这是学校的劳动,又不是咱家。

  我带你去算怎么回事儿?老师也不能让啊。

  你别急,等明年你上了小学,有的是校外劳动的机会。

  就你这懒蛋,到时候别哭着喊着不想去就行。”许海源被弟弟整的无语。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