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诏令抵达杨府,无奈的白衍(6K)_秦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溥善认识?”

  杨端和听到亲孙的话,经历风霜、有不少岁月的老脸上,忍不住笑了笑。

  杨彦也好奇的看向自己的三子。

  面对杨端和的询问,以及杨彦的注视,杨溥善点点头。

  “溥善与扈参玩耍时,听扈参他们说过。”

  杨溥善说道。

  书房内。

  随着杨溥善把扈参偷听他父亲谈话的事情,缓缓说出来。

  其中在后面,说起与扈参一起出去游玩的经历,杨溥善满脸喜悦,而提及白衍的时候,时而激动,时而又有些害怕。

  许久后。

  听完整个过程的杨端和,看着怀中的小孙儿杨溥善。

  “这件事情过后,伱便去见你大伯一面!”

  杨端和转过头,对着杨彦嘱咐道。

  论私心,杨端和是不太赞同杨彦与白衍走得太近,特别是这时候的白衍,方才灭赵归来,并且在雁门大开杀戒。

  眼下与白衍走得近。

  相当于告诉世人,杨彦与白衍,站在一起。

  如此以来,杨彦也会被白衍牵连,定会被不少人暗中记恨。

  但杨端和同样清楚,此前长子杨彦在阏与急功利切,不仅负伤,更是差点闯下大祸,幸得白衍相救。

  这份救命之恩!

  杨彦无论如何都要还,别说白衍得罪无数人,就是明日白衍要被处斩,杨彦今日都要想办法去救人。

  若是贪生怕死,若是忘恩负义,就算杨彦能活着,那日后别说会被天下人如何看待,就是秦国朝堂与那些权贵士族,也无人再看得起杨彦。

  “彦清楚!父亲放心!”

  杨彦听到父亲的话,拱手应道。

  看着父亲,杨彦清楚父亲方才嘱咐的含义,他们这支杨氏来自赵国,祖上是晋国大臣杨,后分支下来,在赵孝成王时期,他们这支来到秦国后生根,如今大伯杨宪是秦国大臣,父亲杨端和更是秦国大将。

  与白氏结交后,不管结果如何,杨彦毕竟都是杨氏之人。

  白衍对他有救命之恩,父亲年事已高,固然并不在意,

  但大伯哪里,还是要知会一声。

  “若是没有颍川之事,那该多好!”

  杨彦看着父亲怀中的杨溥善,轻声说道,

  先是大伯辞官,后面虽然再度为官,但明显比不上从前,而对杨氏最致命的,还是颍川之事。

  若没有颍川变故,身为秦国老臣大将的父亲,王上定会信任父亲,继续重用父亲,而父亲也完全能支撑起杨氏。

  若是如此,他当初在阏与,也不会立功心切,最终差点害了杨氏。

  “这个无需多虑,等你与白衍结交之后,你与杨熊,白衍不会坐视你们被弃用!”

  杨端和听到长子的感慨,不在意的说道。

  杨彦与白衍,有利有弊,弊端便是会得罪士族,但好处也很明显,只要杨氏与白氏交好,即使没有他杨端和,如今有权有势,坐镇一方的白衍,也会帮助杨氏。

  这也是方才为何看着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