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章:北电女神赵微_光影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大艺校篮球联赛,基本上是四月份开始,因为如果是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天气不合适,刚过完年的新学期,京城的天气还是蛮冷的。

  贾章柯的电影筹备工作千头万绪,香江那边的资金不是一下子能拿到的,还有很多细节要谈。

  关于收益分成方面的事情要扯不少时间,引入香江资金加上周白这边的资金,让贾章柯对电影的想法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让他想大干一场。

  如果放在别的导演身上,二十万的资金,要是严格控制耗片比,也许能用35mm胶片拍一部电影,可是在贾章柯这里基本没有可能。

  就现在的电影成本来说,怎么看四十万的资金也足够拍摄一部电影,可放到贾章柯身上就不一定了。

  周白对老贾的尿性还是挺了解的,这货对电影的热爱那是一点不假,但文艺青年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想法特多。

  耗片比控制别说二点几,五比一能拍完就谢天谢地了,而且这事周白还觉得挺悬的。

  这年代的导演都在说耗片比,因为越高就代表剧组越有钱。

  矮大紧高小松在后世的节目中就说过,他拍戏的时候跟陈凯哥的剧组邻近,他这边紧巴巴的把耗片比控制在三比一,结果一问隔壁剧组的耗片比,差点没有被吓傻,人家简直壕无人性,根本不在乎什么劳什子耗片比。

  话说起来,耗片比之所以重要,因为这些就直接关系到钱,没钱的穷逼剧组要是敢浪费胶片分分钟歇菜,根本活不下去。

  35mm的胶片,一本是400尺,大约能拍摄四分钟,而一本胶片最便宜的也要就要一千,用主流的柯达彩色胶片,得一千五左右。

  一部电影按照九十分钟算,耗片比五比一,光胶片钱就得十六万多,这可仅仅只是胶片的钱,四万块想支付完其他开支完全是做梦。

  一个剧组的开支可不止胶片钱,演员的片酬、吃饭、住宿、用车、服装、剧组其他人员薪酬等,这些加起来也不是小数。

  由此而知在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贾章柯为什么要用16mm的胶片了,说白了一个字:穷!

  五比一的耗片比对贾章柯来说可能还不够,周白估计,光胶片钱怎么也要二十来万才行,文艺片导演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毛病,不使劲的烧胶片简直对不住那颗骚动的内心。

  姜闻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光拍白云就花了三四千尺的胶片,投资人过来劝他,这货撒娇说:“我第一次当导演,你就让我过瘾一下”。

  你看连姜闻这种硬汉为了满足自己的文艺心都能撒娇,可撒娇让投资人退让的结果就是到电影拍完整整用去了25万尺胶片。

  最终导致整个剧组在后期穷的叮当响,吃不起饭,发不出工资,连设备都担心因为没交租随时被收回去,最后是刘小庆仗义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