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页_夫夫孩子热炕头+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谁说理去

  再说他穿到的这个人身上,名字虽然还叫于良吉,可跟他的人生差太多

  他过来得时候,也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就跟看电影一样,看到了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的一生经历。

  于家所在的地方,是一处两面环山一面靠水的地界,只有一条路通向外面,村子里有十八家姓氏,又都是逃难或者流民组成的村落,这里也叫十八里铺。

  别的村子,都是什么李家村、王家村、张家村,居住的都是一族的族人,只有他们这里,因为是十八家组成的村落,是个杂姓人聚居的地方,在附近的村子里都是垫底的存在,不过因为他们比较团结,地理位置又偏僻,那些年也没几次和别的村子起冲突,后来一直到四年前,于家的于良吉考中了秀才,这才在所有的村子面前抬头挺胸,这十里八村的,就老于家一个秀才,整个县城也才有几个秀才

  原来张家村的那位老举人,早已经去世了。

  再说于良吉,家里也是逃难过来的,老家在哪里,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因为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十八里铺的人,从他们祖爷爷那一代,他们就安置在这里了。因为祖父母都是生病去世的,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上不去,从小日子过得苦,后来因为爹娘能干,渐渐地,日子好过了,他跟哥哥也长到了七八岁,父母就将他和大哥送去了张家村的学堂,因为十八里铺人太少,孩子更少,是没有学堂的。

  不过于家大哥没读书的天分,认完了字他就死活不乐意去了。

  只有原主,读书认真刻苦,被学堂里的先生重点培养了起来,这一读就是好几年。

  六年前,哥哥娶了嫂子,一家五口日子过的不错,五年前,嫂子生了侄子,结果却难产而亡

  二老经受不住打击,从此,也病了,四年前,原主考中了秀才,喜讯传回来的那天,二老含笑而终。

  于秀才还没高兴有了功名,就失去了父母,和哥哥俩人悲痛欲绝的埋葬了双亲,只剩下自己和哥哥还有个小侄子相依为命。

  守了三年孝,出了孝期,哥哥就想着赚点钱,给弟弟做盘缠,继续科举

  中了秀才,他们家就有了底气,别说他们家了,整个村子都有了底气。

  一年前,原主恢复了读书的日子,家里全靠哥哥一个人操持,幸好左邻右舍都会搭把手,支持原主科举的行动,这才让哥俩勉强把日子过下来。

  原主去考举人,不知道过没过,就回了家,因为哥哥也去世了

  死因是暴毙,其实以于良吉的看法,可能是突发心脏病,或者是脑溢血,都是干活累的。

  对方为了让弟弟能安心科举,能省则省,攒了不少钱舍不得花,工作量又不断的加大,于家有十亩地,都是自家种植自家收,因为秀才名下有二十亩地是免税的,除了自家的十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