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〇一章 不能因噎废食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啤酒的事情先放一边,傅松开始向方竞存说起这两天自己的疑惑。

  方竞存听得很认真,一边听还一边偶尔在笔记本上随手写上一两个字,不多,直到傅松讲完,一页纸还没填满。

  傅松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叹气道:“现在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而全’,一条是‘精而专’。当然,我希望能兼顾‘大而全’和‘精而专’,不过我知道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两条路该选哪一条,或者更侧重于哪一条路,需要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

  方竞存沉吟了片刻,道:“傅总,我觉得您的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问题来讲。”

  “哦?”傅松来了兴趣,“哪两个问题?”

  他一直觉得只有一个问题,也就是“大而全”还是“精而专”的问题。

  方竞存道:“第一个是关于效率的问题,如何构建更加高效、更具执行力、如臂使指的组织架构。集团自成立起到现在,一直实行的是横向的业务分工和纵向的决策分工。

  前年,集团的组织架构做了一次较大程度的调整,剥离了很多跟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实现了组织架构的第一次大规模压缩。

  在企业管理上有这么一种说法,组织架构的跨度影响精力,深度影响控制,精力和控制这两个方面如何取舍,也就表现在是“大而全”还“精而专”的道路选择上……。”

  傅松不置可否道:“最近两年,国外一些企业提出了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增加了管理幅度,减少了管理层级,效率会提高不少。你觉得集团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必要尝试一下?”

  方竞存很果断地道:“我觉得没必要。傅总,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更改。

  我这些年经常来内地考察,也走访了很多地方。内地的很多企业都在谈改革,但它们的改革给我一种感觉,就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这么改革,以及改革后要实现什么目标。”

  傅松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扁平化架构虽好,也有很多企业在尝试,但我们自己不能为了扁平化而扁平化。”

  方竞存点点头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且扁平化组织架构对一个企业各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比如,人员素质,甚至要求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没有足够高素质的人才,这种模式根本玩不转。

  另外,扁平化组织架构要求企业从职责制的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建立网络化、虚拟化的组织,这对信息化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以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基础和支撑。

  以国内目前的条件来说,根本没有这个基础,如果非要强行上,结果很可能是hd学步。”

  说到这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