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自省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报告主讲人是郭凡声,报告的主题是远景集团产业链现状、问题与展望。

  这份报告是他过去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边考察一边思考写的,好不好暂且不说,傅松听说他光笔记就记了五六本。

  而且最后的报告干货满满,傅松看后也是受益匪浅。

  “集团在产业链布局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业链过长过宽,导致精力分散,资源浪费严重……;

  二是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内外部响应速度较慢……;

  三是产业链布局过于分散,地域跨度大,一旦遇上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

  傅松之所以说受益匪浅,就是郭凡声在报告里指出的几个问题,尤其是产业链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聚这个问题,让他一下子想到了疫情。

  类似的危机发生后,一些地方生产活动很快就能恢复,而一些地方却陷入停产停工,原因何在?

  问题的根子就出在了供应链上。

  如果某个产业的配套零部件超过80%是本地生产的,就算遇到危机,受影响的也只是不在本地生产的那20%零部件中的一部分,尚有补救的机会。

  反过来,如果只有20%的零部件是本地产的,剩下的80%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那么除了停工停产外,就没有第二个选择。

  远景集团恰恰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过,尽管意识到了问题,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傅松觉得难度实在太大。

  远景集团产业链的布局,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而非出于主观能动性,因为为数不少的企业都是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都是跟现成的企业合作,于是就形成了这里有一两个企业,那里又有两三个企业这样的局面。

  其实目前远景集团产业链集聚做得最好的恰恰是新成立的沐城汽车集团,几乎所有的配套工厂都分布在沐城市域范围内,足不出沐城,就能把汽车总成给整出来。

  至于好不好用另说,有总比没有强。

  当前远景集团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跟经济全球化所提倡的观点类似,也就是产业链上各类企业不分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优势进行水平分工,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好吗?

  傅松觉得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利有弊,而且他认为弊大于利,七分弊,只有三分利。

  中国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快车,成为了世界工厂,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军舰下饺子,但全国十几亿人民辛苦一年赚的血汗钱,大部分都流进了洋人的口袋。

  而且,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

  什么豪门足球俱乐部啦,什么院线啊,什么酒庄啦,什么豪宅啊,什么游艇嫩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