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冒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锦淮找的还是上次的那支装修队,傅松对他们装修的那座小院还是挺满意的,黄锦淮一提,傅松就同意了。

  装修队一共九个人,都是一个村的,队长叫孟三河,以前干过村里的生产队队长,从去年开始,带着村里的泥瓦匠来首都讨饭吃。

  说起来很有意思,孟三河之所以背井离乡,从大荷兰跑来首都,其实硬要扯还真能跟傅松扯上点关系。

  就像傅松在去年9月份论文里说的,84年大丰收后,国家取消了农业补贴和统销统购,于是第二年农民们觉得种粮不划算,或者改种经济作物,或者出来打工赚钱。

  因为孟三河他们是第一次干楼房装修,没有经验,这几天趁着没事儿,傅松就亲自过来指导,一来二去就混熟了。

  孟三河话不多,但脑子活,一点就通,很多连傅松没想到的地方,他自己琢磨着就给补上了,倒是让傅松对他刮目相看。

  中午傅松管他们一顿饭,就在附近的小饭馆里解决,都是大鱼大肉,每人还有二两白酒。

  吃饱喝足,傅松对孟三河说:“老孟,下午我就不过来了,装修的事儿你多上心,有什么问题你就找黄锦淮。”

  孟三河说:“咱们吃的就是这碗饭,不会干砸饭碗的事儿,傅同志你尽管放心。”

  “你们的手艺我都看在眼里,没的说。这里干完了,我那还有七八套房子,都交给你来装修,怎么样?”

  孟三河一时之间被这个消息震得发晕,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连忙说:“傅同志,你既然这么信得过我,那就包在我身上!”

  傅松把黄锦淮叫过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黄锦淮偷偷地拉了拉傅松的胳膊,小声道:“你要求太高,钱可能不够。”

  傅松一下子被他噎住了,憋屈了好一会儿,才道:“那就装修最大的两套,家具什么的就按这套房子的来。剩下的那几套补补房顶,别漏雨就行了。”

  黄锦淮想了想道:“我看可以,最多一万块钱就够了。”

  回去的路上,傅松兴致不怎么高,今天他第一次意识到,尽管自己在香江有不少钱,但在国内依然是个穷人。

  他固然可以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但官方汇率太坑爹,他实在舍不得,走黑市吧,量又不能太多,只能小打小闹。

  而且,要想在国内有一番大作为,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输血,还是要靠自力更生,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

  好在饲料厂和石材加工厂已经开工建设,最迟明年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到时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捉襟见肘了。

  可能前两天晚上着凉了,傅松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紧了紧外套,打算到家多喝点热水,千万别感冒了。

  但怕什么来什么,中午睡了一觉,醒来后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浑身发冷,鼻子也塞住了,一点都不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