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四章 煎熬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桌上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傅松隐约听到大家都叫那人“熊教授”。

  招待会马上开始了,但准备的十几张圆桌,并没有全部坐满,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座位还空着。

  齐永钢听到小刘的汇报,扫了一眼大厅,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请帖发出去不少,但最后来的人却不多。

  傅松这一桌倒是坐了七八个人,都是留学生,只有他一个人是访问学者。

  大家的年纪差不多,几句话就变得熟络起来。

  在座的有纽约本地哥伦比亚大学的,也有纽约州如康奈尔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的留学生,最远的是从马萨诸塞州赶过来的。

  听到对面一个叫郭恒的男学生说他是麻省理工的,傅松心里一动,连忙问:“你认识萧竹梅吗?”

  “认识啊,去年9月我们一起飞的纽约。你认识她?”

  “打过几次交道。”傅松敷衍了一句,紧接着又问:“那她挺好的吧?”

  郭恒摇摇头道:“我挺长时间没见过她了,还真不太清楚。”

  傅松纳闷道:“怎么会呢?你们不是一个学校的?”

  郭恒道:“我学的是电机工程,平时学习很忙,基本上碰不到,上次见面……,我想想,好像是今年五一劳动节的联谊会上。”

  这个年代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稀有动物,能在同一所学校求学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像波士顿这样的大城市,肯定有诸如“学生会”或“联谊会”之类的组织,定期开展联谊活动。

  郭恒却说有小半年没见过萧竹梅了,这就有点不正常了,但到底是郭恒的问题还是萧竹梅的问题?

  她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郭恒又道:“月初开学前,萧竹梅也没来参加联谊会,我们以为她临时有事来不了。不过今天的国庆招待会她也是代表,我本来打算跟她一块过来,但没联系上她……。”

  听到这话,傅松心里咯噔一下,正要开口问清楚,却看到齐永钢走到话筒前要讲话了,只好把到口的疑问给咽了回去。

  开场白过后,齐永钢隆重介绍了主桌的客人,第一个介绍的正是那个50岁左右的中年人。

  熊杰,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纽约大学政治科学系终身教授,主要从事国际法、国际政治和亚太国家关系的研究,美国著名国际政治与国际法专,两次受邀访问中国,是美国国内的中美关系专家……

  别的傅松不知道,但却知道这年头一个人能受邀,注意,是受邀访问中国,那这个人绝对不一般,一般人哪有资格被国内邀请访问?

  纽约大学政治科学系居然有这么牛逼的华人?老子怎么就不知道呢?要是早知道,老子肯定要跟着他做访问学者。

  主桌剩下的客人基本上都是纽约州及附近州各大学的华人教授学者,再联系到今天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