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88章 初逢拔汗那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路一开,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在这份协议里,事实是这样的:阿布为了攻破小勃律国,偷偷来到高昌城,鼓动麴氏反叛,以成为自己攻破小勃律国的一支奇兵。但安西副都护萧嵩明察秋毫,发现了这个阴谋,就在他们刚刚准备发动之际,围困了高昌城。

  阿布被逼无奈,和萧嵩签订了城下之盟。

  在这份盟约里,萧嵩同意阿布带着高昌的老弱妇孺离开高昌国,前往小勃律国。作为交换条件,大食攻取此国之后,要与大唐结盟,共同对付吐蕃,乃至越王崔耕。

  吐蕃也就算了,近年来对上唐军都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是,越王崔耕不同。现在他手中掌握的军事实力,绝对在李隆基之上。

  如果能和大食结盟,大唐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借师助剿”了。在历史记载中,大唐曾经借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李隆基对此毫无心理压力。

  作为促成此事的萧嵩,当然是有功无过。

  至于说,阿布不认这个条约怎么办?那也好办?胡人狼子野心,出尔反尔,不守信义的事儿做的多了。即便办砸了,也怪不得萧嵩嘛。

  要不然,哪天崔耕真的挥兵攻唐,李隆基除了向大食求救,又还从哪得到救兵呢?今日处置了萧嵩,来日谁敢再和大食谈判?

  当然了,这个协议也不全是好处,还有一个大大的弊端:崔耕等人离开高昌城后,至少短时间内,必须向小勃律方向前进。要不然,萧嵩也没办法对李隆基交代。

  三日后,唐军让开一条道路,高昌城内开出了两三万人马,以及近千辆大车,往西方的瀚海沙漠中行去。

  双方互视,无论唐军还是高昌人,都暗暗叫了一声侥幸。

  对高昌人来讲,之前没和大食人结盟就对了。

  要不然,就算阿布在这,真和萧嵩达成了什么协议,那些老弱妇孺怎么办?

  原来大家想的挺好,带着老弱妇孺一起远征呗。但事到临头才发现,这事儿并不容易,有许多出乎大家预料之外的困难。不知多少老弱会挨不下去,坚持不到目的地。

  现在崔耕直接和萧嵩达成协议,萧嵩必须保证这些老弱妇孺的安全。阿布的威慑力,哪能比得上越王崔耕?阿布对高昌的保护欲,。更是比“崔青天”差远啦。

  把那些不好远征的老弱妇孺留下,谅萧嵩也不敢出什么幺蛾子。

  至于唐军,也是暗自庆幸。

  王思礼不愧是练兵的行家,如今八百陌刀队已然成军。唐军自然是知道陌刀队的厉害的,他们更明白这支部队的精锐程度,只在安西军的陌刀队之上,绝不在安西军的陌刀队之下。

  这要是真的冲突起来,不杀个尸山血海绝不算完。能够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简短截说,崔耕一行两万八千人,出了高昌城,往小勃律国进发。这些人大部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