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三章 终变(七)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烈侯,即杨彪之父杨赐,杨赐曾经在汉灵帝年幼时与刘宽、张济等人侍讲于华光殿,辅助太傅胡广,算是帝师之属。

  他侍讲不过一年,便开始发挥弘农杨氏的优良传统,借着青蛇现于御座等异象引经据典的弹劾宦官,当时正是中官诛灭窦武陈蕃,气焰嚣张之时,足可见杨氏一门对宦官的反感。

  杨彪也和他的父祖一般,常与宦官作对,与故司隶校尉阳球合力诛灭大宦官王甫便是一例。

  再者,人臣之极为帝师,如今帝师之位有望,确实是让杨彪颇为心动。

  然而纪灵此时是阶下之囚,他的话可信度有多高还是有待商榷的,杨彪很快便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姿态,瞥了眼纪灵,低声道:“且让本官看看你们的手段。”

  纪灵低笑道:“司空会看到的。”

  ……

  “是谁杀了太后?”刘辩低着头,冷声问道。

  张璋平静的道:“吴匡。”

  “吴匡何在?”

  “为陛下尽忠而去。”

  刘辩脚步一顿,嗤笑道:“为朕尽忠?弑杀太后,害死太傅等一干大臣的乱臣贼子,却说要为朕尽忠?”

  张璋悠悠的道:“陛下,世事便是这般繁杂。吴匡先为主君尽忠,报大将军被杀之仇,之后自然要尽汉臣之忠。陛下可以不认同他的忠诚,但却不能否定,他既是汉贼,也是汉臣!”

  “呵!”刘辩冷笑一声,寒声道:“朕不需要你来教导!汉臣?朕恨不能生啖其肉!”

  “那陛下恐怕没有这个机会了,吴匡如今当已是身首异处,甚至被千刀万剐,陛下要想找到他的肉,那可得废点功夫。”

  刘辩冷笑道:“哦,不知是哪位忠臣良将为太后报仇,为皇家雪恨?”

  张璋停下脚步,上上下下打量了刘辩一番,俄而叹道:“杀汉贼的,也未必是汉臣,这是末将最后的忠告了。”

  说完,张璋大步向前走去,显然已经失去了和刘辩的谈兴,也丝毫不在乎身后那怨恨的眼神。

  ……

  夺下谷门很容易,两千人的队伍从城门通过却不是短时间的事,队伍刚刚过去了半数,殿后的张璋便收到消息——北军在向谷门靠近。

  当然,这也在张璋的意料之中,俘虏刘辩等人不就是为了这时候?

  刘辩和一干大臣被推了出来,整军备战的北军顿时愣住了,而大臣们显然也没有舍生取义、诛贼为先的风骨,纷纷缄口不言,只是平静的站在阵前注视北军。

  此时的北军中侯是何进的亲信,之前已经跟丁原等人一起离开了。在这里的北军统领是射声营与屯骑营校尉。

  两名校尉此时站在风中凌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若进,恐天子与公卿性命难保。若退,将来秋后算账,追究他们一个私纵贼寇的罪名那才叫冤。

  此时他们已经知道了一部分事实,例如何进被诛,作乱的是张璋等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