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8章 江南试探,商业输出_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江南一片盛世景象之时,远在基隆的秦浩却是遇到了难心事。

  顺天营一名队官趁着休沐的日子,没有汇报私自乘船回老家,等到军中点名时,才发现了这么一个逃兵。

  “白穗生的这个案子,不好办!”

  在基隆将军府的大殿内,基隆军的几个高层人物,以秦浩为首席,依次坐定,一边翻弄着刚刚从山区运来的红薯、土豆等作物,喝着清茶蘸着吃,一面讨论着逃兵白穗生的情况。

  他的事情说起来其实也简单。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这是国人的通病。

  大凡在外面工作、读书、打拼之人,一旦得了富贵就是想要回家炫耀一番,回到家乡总是要做出一番成功人士,有出息的模样,否则会被认为是“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最好样本。

  何况,白穗生是最早一批从军的,秦浩剿灭山匪的时候他就在了。

  是最早一批享受了秦浩的各项优惠政策的人,几年的辛苦打拼经营下来,在基隆、新竹各地已经有了数十亩的水田,近百亩的山林,仓里放着几百石的稻谷,还有数十坛的菜油、荤油、果酒,梁上悬挂着几百斤腊肉干鱼,栏里拴的有牛,喂的有猪,身上穿的是细棉布,腰里也常有几百两两银子,可谓是应有尽有,活脱脱一个富家翁的存在。

  有了这样的光景,白穗生便动了回乡修宗祠、续家谱的念头。

  这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这小子竟然没有上报,私自回家,这才是基隆官方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放在战时,绝对是要杀头的;一般光景,也免不了一顿降职、鞭笞。

  按理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问题就出在白穗生回来后,竟向基隆衙门状告老家的县令。

  基隆的官如何管得到大明朝的官,一时间可把秦浩几人难住了。

  本想安抚一下,就此揭过,可白穗生的经历在军中越传越广,不少士兵都要求严惩那些恶毒的县令,他们以后也是要回家祭祖的,可不想这样的腌臜之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说来也有趣,这白穗生刚刚回到福建泉州老家,麻烦便接踵而至。

  他一回乡,从地保到泉州县,各级算得上的,算不上的,入流不入流的官吏仿佛鬣狗闻见了腐尸味一般都纷至沓来,口号如出一辙,对于逃民要严惩不贷。

  面对着地保、衙役官吏们手里的铁链、铁尺,白穗生只得是祭起最不情愿,但却是最对症的一个法宝,塞钱。

  地保来讨人情,塞了三两银子,半匹新竹棉布。

  衙门里的几位老夫子师爷,各自送了二十两的润笔,恳请老夫子笔下超生。

  典史、县丞二位大人,每人托老夫子代为敬上一百两的夏日冰敬。

  知县大老爷,则是送上了二百两银子的润笔,回报的便是大老爷大笔一挥,为白氏宗祠题写了匾额。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