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2章 经验丰富_最后的三国2:兴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的时间,所以只要用扎马钉的话,蜀军的撤退必然会更为地顺畅。

  不过司马伦没有使用扎马钉,他现在最大的目的,还是想将蜀军引入到灯影峡,在那里,司马伦早就埋伏好了八千人马,魏军敢这么肆无忌惮的追击,也该是让他们吃点苦头的时候了。

  司马伦当然很清楚被魏军骑兵给咬住的后果,如果蜀军没有反击的手段的话,那肯定会被魏军骑兵逐步地蚕食掉,毕竟蜀军的步兵的速度,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逃得过魏军骑兵的。

  所以在制定撤退预案的时候,司马伦早就计划好了,在地形最为险要的灯影峡设下埋伏,如果魏军不来追击的话,蜀军就可以轻松地撤离猇亭了。

  但如果魏军死咬着不放,那灯影峡就会成为他们的葬身之地,司马伦在灯影峡安排了五千的弓弩兵和三千的其他兵种,精心地做好了伏击的部署,魏军敢追来,那他们就准备步张郃的后尘吧。

  在打伏击战方面,蜀军可是很有心得的,司马伦也是一个头脑敏锐,善于学习的人,本身他读过的兵书战策就足以用车载马拉了,魏蜀交战多年,以司马懿代表魏国势力多次在伏击战上栽过跟头,所以司马懿便得出过结论——穷寇莫追。

  司马懿的战略战术,对司马伦的影响是比较深的,司马伦一直比较好奇,既然蜀军的伏击如此厉害,那么魏军为何还多次在这方面栽过跟头?

  后来,司马伦长大之后,也逐渐明白了过来,魏军之所以频繁地被蜀军给伏击,甚至在折损了大将张郃王双之后,依然曾多次有过受伏击重创的战例,这其中的原因,永远逃不出利益二字。

  敌人撤退之时,正是己方立功得赏的最后机会,大部分的领军者都经不起这样的诱惑,往往会忘掉前车之鉴,冒然追击,最后是吃了大亏。

  利令智昏,大多数的世俗之人,皆逃不过名利二字,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许多人就算是明知道有风险,也是一样是甘之若饴的。

  降蜀之后,司马伦更是从姜维身上学到了不少的经验,两次的陇西之战,最后都是以蜀军的撤退而告终,为了保证蜀军可以顺利地撤回到汉中来,姜维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做出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司马伦跟随着姜维,还真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对于蜀军的伏击战,之前司马伦也曾有过研究,不过那是基于魏军方面的,这次加入到蜀军之中,对蜀军的伏击战术更有了全面的了解。

  此次从猇亭撤离,对司马伦来说,也将会是一场全新的考验,如果司马伦没有反击的手段,那么他就无法摆脱魏军有如附骨之蛆一般的追击,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被魏军无情地给蚕食掉。

  所以灯影峡的伏击战,对于司马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一战之中,不能重创魏军,阻止魏军的追击,那么司马伦的整个撤退计划,必将是失败的。

  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