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七章 孟氏的高光时刻_忽如一夜祖宗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竟然暗地里出手了。

  至于庞大人,他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庞大人的嫡女流放宁古塔就是因为顾家,趁着顾家出手,庞大人踩一脚也不是不能理解。

  只是没想到会如此出手。

  这事牵连上别的朝廷命官又变了一个性质。

  几十名百姓围观看着,瞧着顾家态度显然没有大事化小的意思,郭大人知道此刻说停审是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让顾家拿出证据。

  相较刘難请了两个状师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比,顾家就直接多了。

  说什么大道理,证据才是硬道理!

  孟氏先叫了证人出来,刘父的亲生子赵六,此人定居在盛京,本来预计这个月末赶回汾城认亲,结果刘家出事了。

  他也是刘難上京才知道这事,之前赵六单独和刘父一人联系,旁人不知,如此也没人通知他。

  若是没有刘難上京,他后日正要启程回汾城的。

  赵六是个清醒的人,刘難事情闹得这么大,他知道背后一定有人。

  父亲给他的信已经说了,愿意将汾城的铺子都卖掉然后举家迁到盛京。

  一是因为汾城柳家逼人太甚,第二则是赵六在盛京有两个铺子,他想让刘父过来打理,他也能在身边尽孝。

  明明信中说得好好的,怎么到了刘難嘴里就成了宁死不从?

  孟氏先是将刘難的身世说了一遍,这点到汾城就能求证,若是谁撒谎戳破只是时间问题。

  随后赵六上堂前说了种种情况,他还掏出了刘父写给他的信,上面清楚写了刘父愿意将铺子舍给柳家。

  说柳家只要那一个铺子,就当破财消灾了,其余铺子还能正常出手等等的话。

  之前刘難状告顾家的时候,他拿出了父亲的亲笔诗,说是被逼到份伤心之下写的,刘難此举是为了博取同情,结果这反倒成了证实书信的证据。

  两相对比,笔迹一模一样。

  刘難忠厚老实的形象有了裂痕,接下来孟氏说的话,便是没有实质证据,百姓们也愿意相信了。

  孟氏提起了刘難的动机以及毒害刘家人用到的毒药。

  “说到毒药就不得不提臣妇刚刚说到的几位大人了!那两名所谓刘難的朋友,正是给他毒药的人,而这二人是庞大人的手下!”

  “我们顾家的老祖宗宁良候在前线杀敌,身受重伤生死不明大夏上下皆知!臣妇的夫君以及府中二爷被各类案子缠身,这些都是旁人的陷害!如今又有人将主意打到了顾家女眷的身上!”

  “庞大人与顾家的恩怨盛京的百姓大家定然也知道,他们找人去柳氏娘家所在的汾城,寻找机会制造问题,然后来到盛京将事情闹大,如此不光扯下顾府,宫中的瑾妃娘娘也受到影响。”

  “这是一盘局,一盘针对顾家,想让顾家人在大夏不能容身立命的局!”

  “臣妇说的大臣只是现在暴露出来的几位,还有很多人想让顾家倒下,想让宁良候倒下。”

  “因为宁良候挡了他们的路,宁良候触及了他们的利益,领兵击败金国如何?保护大夏百姓又如何?在一些人眼中,这些都不如自己的利益重要。”

  “顾家主嫡一脉如今深陷囫囵,跋涉一步都要带些泥水出来,他们要顾家倒下!然而顾家能重新立于大夏,靠的不是宵小手段,顾家忠心报国,爱护百姓!所有事情都问心无愧。”

  “三十年前顾家军保家卫国,三十年后的今天,宁良候带兵出战金国,深入金国府邸是多么危险的事,她身先士卒!老祖宗的初心从未变过!我们不怕任何污蔑!百姓们的眼睛是明亮地分辨出好坏,皇上是明君不会让顾家委屈,所以顾家无所畏惧。”

  “刘難,你以及你背后的人有什么手段尽管拿上来,你看我顾家怕不怕!”

  孟氏嘴唇微勾,站得笔直一脸正气,她的心中小人得意,扯大旗?看谁扯得大!

  长长的一番话说完还带着回音,在场的人听得振聋发聩。

  “好!”

  “说得好!”

  百姓们纷纷应和,鼓掌叫好。

  刘難以及他那边的两位状师面如死灰。

  怎么会这样?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