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遇怪先生论明主也_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9章149、遇怪先生,论明主也

  稚嫩的读书声,从不远处传来。

  在一前面空地,可以看到一个先生,拿着一把戒尺,在教授三四个孩童们读书。

  一旁边还有三四个孩子悄悄的学,像是旁听。

  而先生不管不问,有时也会稍稍根据情况放慢语速,似乎等旁听生跟上。

  徐奕徐宣步骘三人相互一视,点了点头。

  他们一路听着读书声走了过去,可以听出来读的内容,赫然是一篇《千字文》。

  这篇《千字文》在来庐江的路上,步骘不止一次,跟他们有提过,乃华亭侯所做,还背诵过。

  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启蒙学,读起来朗朗上口,一千字,九百九十九个,全不重复。

  这对从小学习《急就篇》《仓颉篇》的徐奕徐宣颇为惊讶,越听越是喜欢。

  如今,却在皖城内听到,让三人怎么不诧异?

  站着看了一会。

  徐奕有些心酸,他看到孩子们在地上拿着树枝一笔一划写着字。

  他家道中落,他是三子,字:季才。

  曾经,上不起私塾,承蒙授课恩师不弃,对于好学的他,在一旁旁听表面上不管不问。

  而每次见到他们跟不上,也会悄悄放慢语速,又或者反复温习一两遍。

  他当时不解,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先生这般做就是为了等他们这些交不起束脩。

  无法向交了束脩的孩子那样学习,却也给了他们学到知识的机会,能不能学到,全在个人。

  当他长大,帮人做工有些余资后,找到先生家,先生早已亡故多年。

  先生家人把多年前,先生教他的竹简送给他,他赫然在一个竹简上,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都是当年的同窗,不光有交束脩的,还有他们这些旁听的。

  他找到一册写着他的名字:徐奕。

  学“戴护郡,景君明。董奉德,桓贤良。”戴和郡、董和桓没有掌握。

  细无巨细,罗列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课堂上发生的学生们自身的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他泪如雨下,失声的喊着先生,来到先生坟头磕了三个头。

  今日,仿佛如昨日一般,重现在他面前,恍若先生与正在授课的麻衣先生重叠。

  而在一旁读书,和一旁旁听的孩童,与当年的他重叠了。

  在这一刻,他不禁呛然泪下,热泪盈眶。

  他对麻衣先生深深的作了一揖,像是对曾经的先生完成那来迟的一礼,又像是代那些如同一样旁听的学子。

  他大袖掩面,像是擦拭着眼中含的泪,对着麻衣先生问道:

  “在下东莞徐季才,敢问先生,教的可是公子枫所做的《千字文》?”

  “季才?”

  步骘和徐宣傻眼了,他们一路都称这位老兄茂才茂才,是他们记错了不曾?

  看着步骘和徐宣,徐奕轻轻点点头,微微歉意,若不是遇到了这一幕,他还是会一直自称茂才。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