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9章 迁都江州_南唐节度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时刚过,韩熙载离开宋齐丘的府邸,向家中返回。刚一到家,管家告知徐士廉已在书房等候多时。

  进入书房,徐士廉立刻迎了上来:“侍中大人,情况如何?”

  韩熙载微笑道:“陛下总算答应了我和宋大人的建议,迁都江州。”

  徐士廉松了口气,如此一来二人的计划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李璟死后,李煜接替皇位,李景遂被免去一切官职,去皇陵给李璟守灵,李景达也失了势,成为一个无职无权的太平王爷。

  作为李景遂一党,韩熙载和徐士廉都很不好过,幸亏李璟死前将韩熙载叫到了榻前,这让他在官场中还保留了话语权。

  关于唐国将来的大方略,目前朝堂上出现三种声音,第一种以傅温为首的少壮派将军,建议唐国一面防守周国,一面向池州进攻,夺回池州,打通唐国南北通道。

  第二种是以王楷为首的老臣,他们主张全力防守杭州,广派使者,与其他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北方周国。

  第三种以宋丘齐为首的文官,主张迁都江州,先离开险地,再慢慢恢复元气。

  韩熙载附和了宋丘齐的意见,在御书房中据理力争,终于让李煜选择了第三种方案,迁都江州。

  然而韩熙载这么做的目的李煜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他打算将金陵献给吴王陆原。

  “侍中大人,我有一件事一直想问你。”徐士廉开口前迟疑了一下。

  “你问吧。”韩熙载走到椅子旁坐下,向徐士廉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想知道,你当初为何选择了陆原,而不是赵匡胤。”徐士廉一脸认真。

  韩熙载微微一笑:“那徐侍郎又为何要选择吴国呢?”

  徐士廉没有多啰嗦,直言道:“我曾出使过徽安府,当时徽安府百姓的表情令我印象深刻,我认为吴王是一位有为之君。”

  韩熙载默然片刻,缓缓开口:

  “放眼当今天下局势,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周国和唐国皆已濒临灭亡,中原即将大乱,这也是你我献出金陵的原因,是吗?”

  “不错。”徐士廉默默点头。

  “那么我的原因就很简单了,谁更有希望阻挡辽国,我就选谁。”

  徐士廉扬了扬眉:“可从目前情况来看,赵匡胤的军队实力更强,他只用了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打下江北十几州。”

  “你错了,这并不能证明赵匡胤更强,这反而是他的弱点。”

  “这是什么道理?”徐士廉愕然。

  “自从刘仁瞻十几万大军被赵匡胤击败后,江北已经没有能抵抗赵匡胤的力量了,被他横扫并非难事,陆原的军队也能做到这一点。”韩熙载徐徐开口。

  徐士廉眉头皱起,暗自沉思。

  “为何说这是他的弱点?”他问。

  “很简单,时间问题,赵匡胤占领这些地方的时间太短,根基很浅,而陆原一步一个脚印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