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節_這個師妹明明超強卻過分沙雕[穿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麵老是被罵反派腦殘……反派現在都隻露了冰山一角呢。北鬥的風氣其實算挺正的,但修仙界本身是成人世界不是童話夢幻世界,人人相親相愛笑臉相迎你好我好——不可能的。

  不過,在看似“討厭”“自私”“有病”的表麵之下,也藏有脈脈溫情。比如蔣青蘿。我知道她很討厭,那種說話難聽的人真的巨討厭,是毛病,要改。

  但是溫情也是真的溫情。

  上一篇童話風被說zz,這一篇成人江湖向也被說zz,我自閉了。

  不過也是我寫得不夠好,回頭有空我把前麵幾個人出場的地方精修一下,再刪繁就簡,應該好一些。

  下麵是太囉嗦完全可以不看,但如果對人物塑造感興趣可以看看的作話時間:

  為啥你們都會覺得我要寫臉譜化人物啦……我好像還沒寫過單一形象呢,就算有也是筆力不足。作為業餘心理學愛好者,我還是喜歡理解更多於批判(並不是說不批判)

  寫柳清靈的一部分原因,隻是因為我以前看過這類文,覺得這種堅信係統、堅信幾個人就能決定世界存亡(民工漫躺槍)、理所當然把自己擺在受害人位置上從而占據道德高地的邏輯比較有趣【注意非貶義】。有趣的點在於:

  類型文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好的故事氛圍常常會蓋過邏輯的不合理。在很多穿書類型文中,爭奪“主角位置”和“眾人喜愛”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主題,看的時候很爽(我也很爽),但如果把這類邏輯擺在傳統仙俠劇情文中,以“世界很大很複雜很真實”為前提,這種“誰是主角”的鬥爭……是不是忽然就變得荒誕可笑起來?

  確實非常有趣對吧。

  我翻納博科夫的《文學講稿》時,看見了他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天才的小說家能構建獨屬於自己的故事風格,比如簡奧斯汀的浪漫田園婚戀喜劇就是她開創的獨特風格,像“小姐們手中精細的繡品”,那當然不是真實的世界,但其中的故事在她的世界框架下卻絕不違和,反而別有一番趣味。隻有二流的小說家才會去辛辛苦苦地鏡像反映現實世界,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大佬的世界我們凡人是不懂的……】

  這個當然隻是一種比較激烈的觀點,但也可以說明故事氛圍的重要性。穿書類型文的主角爭奪戰也是如此。放在固定的故事框架下,可以激發讀者的憤憤不平:本該屬於a的東西卻被b奪走了,本該喜愛a的人卻喜愛上了b,而這都是b作弊的結果。不行,a要搶回來!

  但是一旦故事框架被換掉,主角爭奪戰就變得十分幼稚滑稽。

  當這份滑稽凸顯出來以後,再扒開這層可笑的外衣,露出其中人物真實內在的一角,這種反轉才更有趣。會讓我覺得——啊,原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