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 后退伏击战术_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希特勒是突然想到了一种战术,叫做后退伏击战术。

  河渡镇北方是一片广袤的原始森林,正好适合打伏击战。

  伏击战在欧洲很早之前就有了,是一种普遍的战术。

  对于伏击战,大家也商量过在在河渡村北方森林埋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讨论了一阵后,发现行不通。

  伏击战的精髓就是隐蔽以及突然袭击,要让敌人知道这片地方是没有敌人的,一般而言需要在敌人长途行军或者疲惫、运输以轻敌狂傲的时候使用伏击战最好,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敌人才不会派出斥候。

  伏击战没有那么容易打,一支部队在行军的时候,为了避免被伏击以及侦查路况,是会派出先锋部队的,先锋部队的任务就是劈山开路、侦查敌情,如果路上有敌人伏击阻击,很容易就会被先锋部队发现。

  此次德军攻击蒂耶里堡,巴黎的援军接到求援信息后,自然会派出援军,法国人也不是傻子,知道敌人突破到了自己的防线里面,国内已经很不安全,巴黎的援军极有可能遭到伏击,所以,在行军路上必定会派出先锋斥候部队,河渡镇北方的森林里面,也会遭到搜索,所以要在北方森林中埋伏是无效的。

  但是希特勒脑海中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想到的后退伏击战术,他在开会的时候说道:“后退伏击战术,指的是我军最前方的防线造成溃败的假象,致使敌人全军出击,当他们扩大战果的时候,我军主力在部队溃逃的路上进行伏击,集中火力,打敌人措手不及。”

  希特勒对于后退伏击战术的解释很简单,其实也就是另外一种更复杂的伏击战,我军在森林旁阻击敌人,敌人自然会以为只要攻破阵地就好了,如果敌人怕旁边的森林里面有我军设伏,会进行搜查,但我军让敌人搜查就是了,因为我军是在阵地后方设伏,敌人不可能搜查得那么远。

  随后我军防御阵地崩溃,敌人必然会追击,这个时候敌人或许已经搜查过前面的森林,或许认为我军已经崩溃,心理上不会认为我军往后逃跑的森林中还有我军设伏。

  到时候森林中的我军突然开枪,随后刚开始溃败的士兵阻止反击……

  这就是后退伏击战术的精髓。

  希特勒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后,指挥室在场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人,觉得可行,再加上希特勒的个人威望,很快,参谋部制定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作战计划大概是这样的:

  步兵团不惜一切代价防守河渡镇公路,不得让敌人突破阵地。

  骑兵团在北方森林公路防守,骑兵改为步兵,马匹都放在防守阵地后方大概一、二公里的地方,待我军溃逃至存放马匹的地方,骑上战马发动反击。

  至于柏林团就隐藏在北方森林公路、骑兵团防守阵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