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法国-小组赛VS迭戈_乒乓 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

  …………

  迭戈6:4苏舟……

  两人交手的模式仍然是相似的,毕竟乒乓球是一名球员的运动、是两个对手的运动,而不像篮球、排球或者足球,是一种团体性的作战模式,需要彼此磨合、互相合作。

  正是因为站在赛场上的己方人员只有一个,这才更加突出了球员个人的能力究竟有多么重要。

  在第三局中,较之第二局,苏舟的拉球攻势更为猛烈,他意识到了长久的对峙对他的不利,所以想要追求一球定胜负的可能。

  而迭戈的攻势则更为的冷静圆滑,既然这种方式似乎对苏舟有效,他不介意一成不变的将这种方法用下去,直到这种战术不再好用为止。

  迭戈6:4苏舟,两人交换球权,苏舟的发球。

  第三局已经进行了十球,根据相关人员的数据记录,这十球中,没有任何一球的交手板数,是低于十五板的。

  苏舟口中的吐息仍然非常的平稳,但是由于他是非常容易出汗的体质,脸颊与脖颈的汗水流的更凶了,如果拉一个近镜头给他,会发现他眼睑的睫毛上也缀上了几滴汗珠。

  球台之前,他的左手放在了乒乓球台的上方,乒乓球则被他压在面朝下的左手手心之下。

  砰、砰砰。

  乒乓球碰了

  两下桌子,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看看苏舟现在的姿势吧,看起来,他像是要用他红色的拍面下切,和他之前所发出的任何一球都没有什么区别,是一个正手发球。

  实际上,正手发球的动作,也确实被苏舟做出来了。

  但是他的身子还没有固定上几秒,黑发的中国人顿了顿,便又换了一种姿势。

  这是一个反手发球的姿势。

  作为苏舟这一场的对手,迭戈当然早已把苏舟所有的比赛录像都看了一遍——最早的,他甚至看了一年前的亚洲业余大赛,苏舟与尤利安的那场比赛;最晚的,他认为有所帮助的,当然就是他在现场看过的那一场,苏舟与罗德里格斯的比赛;而在此期间……

  ……不会、也不可能有任何人会忘了的,这么多场比赛下来,在中国苏自己的球权里,那是唯一一次的——

  他只用过一次的,反手发球的动作。

  那是在英国伦敦站的小组赛,当他对上了当前排名在世界第六的古董先生,雷蒙·博耶尔的时候。

  作为唯一一个年龄超过了三十五岁,却仍然活跃在职业乒坛中的人物,古董先生有着超过当今所有乒坛球员的优秀发球技术,至少,对于小组赛中非种子选手的球员而言,如果他们在国际性的职业赛场上,根本无法接住古董先生的发球,而是硬吃了对方的发球而丢掉一分,这绝对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而这个中国人……

  …却发出了一个,让古董先生在挥拍之后,直接生生接飞的球。

  那个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